關閉

短命血

短命血

短命血一:濃稠血

就是夏天常見的「濃稠血」!心臟權威林謂文醫師指出,當體內缺水,血液中的水分一變少,血液就會變濃,流速變慢,血栓風險隨之提升。尤其在炎熱天氣裡,汗流浹背卻忽略及時補水,血液當然越來越流不動!

如果本身有高血脂、肥胖、高血壓等問題,血液更容易濃稠,再加上微血管循環差,更是讓心血管雪上加霜。韓國中醫師金素興也提醒,想遠離濃稠血,以下三個習慣一定要改!

  1. 不喝水:每天至少攝取2000毫升水,養成起床、飯前、睡前喝水的好習慣。
  2. 久坐不動:每坐1小時就該起身活動3分鐘,促進血液循環。
  3. 暴飲暴食、抽菸、喝酒、睡眠不足:這些行為都會讓血液變濁,甚至誘發脂肪肝與心血管問題。

短命血二:油膩血

這種血液常見於血脂異常、三酸甘油脂過高的人,特別是內臟脂肪偏高或肥胖。因為血液中油脂太多,容易讓低密度脂蛋白(LDL)巴住血管壁,長久下來,血管狹窄、血栓機率都增加,心血管疾病一觸即發。

想改善「油膩血」、降血脂,建議可以從日常的飲食與生活下手:

  • 控制油脂攝取,選擇橄欖油、亞麻仁油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好油脂。
  • 減少高脂紅肉,每週多吃魚、補充蔬果與全穀類。
  • 控制體重、養成規律運動、戒菸、戒酒,全面提升代謝健康。

短命血三:易凝血

最後一種「短命血」更危險,因為它來自你每天的壞習慣導致的慢性發炎!當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,血管內皮會被破壞,血小板開始大量聚集、血栓因子活化,不知不覺形成致命血栓。林謂文醫師表示,血栓無時無刻都可能在體內形成,只要身體的溶栓能力跟不上,就可能導致血栓堆積,最終引發致命的心血管事件。

慢性發炎的危害經常被小看!基因醫學專家張家銘提醒,慢性發炎往往不是來自大病,而是生活裡一堆「小壞習慣」積起來的結果。像是熬夜滑手機、吃飯沒規律、久坐缺運動,當慢性發炎讓免疫系統陷入「過度警戒」,就容易導致血液易凝、血管壁受損。因此,對抗發炎刻不容緩,不妨留意以下3妙招,當免疫系統不再過度反應,才能真正守護血液與血管的健康:

  • 每天多吃蔬果、優格、好菌
  • 每週快走3次、增加活動量
  • 每晚早睡30分鐘、細嚼慢嚥,減少壓力